12月24日上午,二公司參建的崇啟大橋正式通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南京軍區等有關領導出席通車儀式。
韓正、李學勇分別代表兩地致詞。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發來賀信。俞正聲、李盛霖、羅志軍共同按動標志通車啟動的水晶球。
崇啟大橋于2009年2月開工,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40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第一座由兩省市共建的跨長江大橋,也是江蘇省與上海市對接的首座特大型長江大橋。崇啟通道起自上海崇明陳家鎮,南面與上海崇明長江隧橋相連,向北跨越長江口北支,止于啟東市匯龍鎮,與寧啟高速公路相接,被稱為“長江入海第一大橋”。
二公司承擔了崇啟大橋南引橋(江蘇段)4號至48號橋墩下部結構施工,長度為2.2公里,為5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段,于2009年3月開工建設。橋墩基礎采用超長鋼管樁,樁長64米至79米,橋墩承臺采用圓形分離式承臺,直徑8.5米,高3米,共90只,采用鋼套箱圍堰法施工。工程建設中,二公司秉承科學施工、節能增效、質量創優的施工理念,積極探索、攻堅克難,提早3個月順利完成所有節點目標,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口碑。
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在崇啟大橋施工過程中,二公司建設團隊十分重視施工組織的科學管理。施工初期,項目部采取各種措施提高打樁效率,原先設計樁位平面扭角復雜,每打一組墩臺樁必須重新拋錨2次移動打樁船,增加了作業的難度,項目部調整沉樁順序,變成每3組墩臺甚至每6組墩臺移動2次打樁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業進度。在鋼套箱的安裝過程中,嚴格控制平面位置和標高精度,安裝完成后全部由項目部和監理分別采用不同的GPS設備進行復核,平面位置和標高的偏差均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封底混凝土配合比經過三航港灣院精心設計,澆筑時嚴格控制標高,封底時未出現漏水現象,標高偏差滿足承臺底模的精度要求。在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確保了施工節點的按期完成。
針對本標段鋼材消耗量占合同總價55%的特點,項目團隊積極開展鋼材效能監察管理,嚴格加強對鋼材流通各個環節的控制,嚴把材料質量關。在崇啟大橋指揮部和政府質監部門多次質量檢查中,二公司都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肯定和贊揚。項目部材料管理形成了一套規范完整的運作程序,使項目部真正做到了工程優質、干部優秀。
崇啟大橋建設,歷時3年,二公司在建設過程中不斷爭先創優,力爭打造優秀、安全的工程項目,在崇啟大橋工程指揮處組織的3次立功競賽評比中,均拔得頭籌,擴大了三航品牌的影響力。(黃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