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三航局投資建造的國內首艘5000噸變幅式扒桿動力定位起重船“三航翔安”號在江蘇泰州順利吉水,標志著該起重船全面進入起重臂架安裝、設備調試任務階段,為船舶順利投產提供堅實的基礎。
穩如泰山的“海上大力士”
面對海上風電場區深遠?;蜋C組大型化的發展趨勢,“三航翔安”號融合了當今先進技術成果及智能化手段,是國內首創具有DP動力定位作業能力的大型變幅扒桿式起重船,可實現在深遠海進行錨泊定位和動力定位起重作業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三航翔安”號總長178米,型寬48米,型深13.5米。船艉設置一臺5000噸起重能力的大型海洋工程起重機,采用單臂架雙鉤型式。主鉤起重能力5000噸,吊幅最寬95米,起吊高度可達甲板上133米,副鉤起重能力1200噸,吊幅最寬109米,起吊高度可達甲板上150米,相當于51層樓的高度,突出的起重能力使得它在海上風電樁基礎施工、大型升壓站吊裝、大型海上構件安裝及深遠海風電場施工領域具有國內同行業領先優勢。
為了讓起重船在海況復雜的深遠海域能夠“四平八穩”,“三航翔安”號在艉部設置了3臺2500千瓦全回轉電力主推進器,艏部設置2臺3000千瓦側推器,同時配備6錨定位系統,通過采用“動力定位系統 + 錨泊系統”雙模式進行大型海上構件吊裝作業,有效提高起重船在寶貴窗口期的工效。
綠色智能的“風電神器”
作為新一代環保、節能、智能型起重船,“三航翔安”號順應了海上工程船舶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設計應用的智慧型馬達監控系統,能夠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采用的離線絕緣監測技術,通過對全船重要設備的智能監測,進一步提高了全船的安全系數。
該船配置的船岸一體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全船的智能化管理,集查看船位、重要設備報警信息、視頻監控、能效管理、備件與證書信息、人員及油品信息管理等多項功能為一體,實現了船舶和岸基運營管理“一平臺”“一張網”“一條線”。“有了這系統,岸基的管理人員就能實時掌握船舶的運行情況?!绷疚镌O管理部經理熊漢東介紹道。
披荊斬棘的“監造團隊”
自2023年1月簽定了該起重船的制造合同,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支由六公司總部物設管理部、船舶施工處等船舶技術專家組成的船舶監造組就在造船廠“駐扎”了下來。
“我們在選住所的時候,特意選在離造船廠十來分鐘路程的地方,為的就是方便24小時隨時溝通,有情況隨時處理?!北O造組組長潘訓強介紹道。已經有38年工齡的他,即將在今年退休??梢哉f,“三航翔安”號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后一項任務,“也是最龐大的一項任務?!闭f起監造過程,潘訓強眼里帶光。監造團隊組成一年多來,他回家的天數屈指可數,“離開太久不放心?!彼f。
要制造出這么一個“龐然大物”,期間遇到的難題可謂數不勝數,加上生產技術準備周期短、技術質量要求高,又涉及近千項設備的購置安裝,上萬個工序環節。這個團隊里的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所能,迎難而上、披荊斬棘。來自總部物設管理部的習向樂作為技術負責人,在船舶建造前期對近400份設計圖紙以及所有設備技術規格書進行逐一研究審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畢業的何炎生,每天在現場一待就是10小時以上,由于經常要鉆爬在各船體結構之間,單單工服就穿破了幾套;船長詹宗盛白天在現場巡檢,晚上在辦公室研究圖紙,確保船體各細節與設計一致;每一個設備的進場與安裝調試,都有輪機長蔡爐生的身影,“只有確保每一臺設備都安裝到位,我才能踏實睡覺?!?/span>
在六公司的整體方案指導下,這個團隊經過一年的日夜堅守,不僅完成了“三航翔安”號吉水的階段性任務,并形成了《5000噸扒桿式超大吊高DP起重船研制與應用》《用于起重船定位絞車鋼絲繩工況測量裝置的隨動機構》等8項技術成果并申報國家技術專利。
“三航翔安”號的順利吉水是三航局海上風電發展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船交付后,將對鞏固三航局海上風電施工領軍企業的地位、加快推進中交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鏈長建設提供堅實的裝備支撐,助力國家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來源:六公司
內容:顧蕓俠 鄭思婕 田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