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由三航局牽頭主編的國家能源行業標準《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施工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大綱評審會在杭州圓滿結束。
評審會為期兩天,中交集團海上風電施工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杜宇對《導則》編制工作大綱進行匯報。評審會專家組由來自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可再生能源發電工程質量監督站、上海東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等的國內行業知名專家組成。在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審議后,專家組認為《導則》編制大綱提出的編制原則、主要內容、框架結構基本合適,建議編制組繼續推進后續編制工作。
近年來,世界海上風電迅速發展,并逐漸向深遠海挺進,但在水深大于50米的海域中,海上固定式基礎風機適用性降低。相對于海上固定式基礎風機,海上漂浮式風機將風機下部設置為浮力結構,利用海水的浮力為風機提供豎向承載力,并采用系泊結構進行固定,在維持海上風電機組基礎結構穩定性方面略勝一籌。
我國漂浮式風電技術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施工方面缺少相應規范標準作為指導。根據《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下達2023年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及外文版翻譯計劃的通知》要求,由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牽頭開展《導則》的編制工作。
《導則》編制實際由三航局技術中心牽頭,于2022年組建編制組,由杜宇負責并開展編制工作。在此標準之前,三航局已經對漂浮式風電展開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前瞻性地編制了漂浮式風電施工企業標準。
在此基礎上,編制組擴大調研及研究范圍,對實際工程乃至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了全面調研,分別對國內港口碼頭、鋼結構加工企業、船舶設備、風機制造商進行了走訪考察,并走訪歐洲以了解國外漂浮式風電建設現狀及需求。編制組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歸納梳理,將漂浮式風電施工步驟、工藝歸類總結,形成現有《導則》大綱,并在《導則》草案中對漂浮式風電的施工要點、技術標準進行具體規定。編制組將在后續的編制階段,逐步完善《導則》內容。
該《導則》是國內首個針對漂浮式風電機組施工的行業標準,走在行業前沿。編制工作預計將于2025年完成并報批,發布后將對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的施工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來源:三航局技術中心
撰稿:陳寶春
配圖: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