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分公司“我的青春我的團”團支部風采大賽上,中交團委副書記劉高用“感動、感染、感謝”3個詞來點評這次活動。“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能在自己的電影里面出演男一號”,廈門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張立杰說,“作為三航員工,我們的共同夢想是乘著三航這條大船,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共同駛向理想的彼岸!”這場大賽經過層層較量、一路闖關,雙永項目部團支部和船處團支部獲評最具活力團支部,而比賽的大獎——最具風采團支部則被分公司機關團支部收入囊中。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這是船處DV片的開篇語。雖然沒有摘獲大獎,不過畫面上有力的帶纜動作,滿是油污的手套,粗糙沉重的纜繩,油漆斑斑的鞋子……船處團支部拍攝制作的DV《當太陽升起的時候》講述的是普通船員一天的生活,一開篇即抓住了觀眾的眼球。而一群男人在船艙里過生日的畫面則抓住了觀眾的心,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溫馨感人的畫面,點了觀眾的淚穴,引發觀眾強烈的共鳴。“主演”張波說,“一個船員如果不以船為家、以海為伴,那又怎么能稱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船員呢?”正是在這種想法的支撐下,船員們自然地在鏡頭前展示自己原生態的生活。
青春沒有地平線
從慷慨激昂的“青春志,三航情”即興演講比賽到“傳承紅色經典,唱響時代心聲”紅歌達人賽,正如同安環東海域參賽隊的參賽宣言:臥虎藏龍。賽前10分鐘抽題的即興演講比賽得到了評委和領導來賓的大加贊賞,從“隱形的翅膀”到“相處是門藝術”再到“工程師的腳印”,這些命題并沒有難倒參賽選手,精彩的論斷和詞匯、從容不迫的臺風盡顯青年風采。有觀眾笑言,紅歌環節的比賽是山寨版的綜藝節目“我愛記歌詞”:簡陋的答題板前有抓耳撓腮的選手,專業的引唱嘉賓旁有跟不上節奏的“歌手”。
細節之處顯真章
在火熱的活動氛圍下,劉高對活動的細節之處更加關注,他指出:大到活動的策劃書、獎杯、大賽的背景墻,小到題板設計、甚至主持人的手卡都設計有團徽、團旗等標志。來賓們佩戴的團徽、開場的團歌合唱、穿插整場的樂隊激情伴奏無不體現濃濃的共青團氛圍,小中見大,細節之處傳神。
只有健康的細胞才能組成健全的肌體,只有有戰斗力的基層組織才能構成有活力的企業。廈門分公司團委策劃這次團支部風采大賽,緊跟團中央團建“細胞工程”建設的步伐, 來自龍巖雙永高速公路項目部的小伙在參加完比賽后感慨,“夢想如同修筑高速公路,拾起一個夢想一路前進,遇到阻礙,是建橋鑿隧、克服困難,還是轉彎,思考下一個夢想?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任超逸)